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第一系列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第一系列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5-09-12 22:47: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力量根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大思政课”的特色育人资源,其蕴含的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相融通,“仁和精诚”医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当前,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不强问题,特别是中医药院校还存在挖掘整理中医药文化育人资源系统性不足、中医药文化融入“大思政课”方式不够多元等问题。广西中医药大学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中医药文化的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作用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有效提升“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明显提升,师生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

  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包括思政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融入思政课方面,学校坚持用中医药文化思想价值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达到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效果。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通过讲述张仲景、李时珍等名医名家的人物生平和医学思想,引导学生树立大医精诚的崇高职业理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通过阐释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讲明白唯物辩证法对中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具有中医药“味道”的思政课,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学生抬头率、点头率明显提升。在融入专业课程方面,学校深入挖掘中医药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和医德医风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讲清楚中医药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如在《循证医学》课程中构建“大医文化·沉浸体验·守正创新:培育德艺共进的复合型中医人才”课程思政模式,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精神、医德医风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有效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创新思维和临床能力。目前,《循证医学》线万人次,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中医药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

  融入社会大课堂。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搭建“大平台”,打造“大课堂”。首先,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设立“第二课堂”学分4~6分,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遴选等方面出台指导性意见,把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等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思政课堂,把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纳入教学计划,推动思政小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协同育人。其次,建好用好一批实践基地。依托广西丰富的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中医经典书院、中医历史文化长廊等10余个特色育人场馆,与地方政府、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共建实践基地120余家,入选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次,用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依托校外实践基地,以“悬壶济世”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医药大学生专业特长,组织师生开展义诊、健康科普、中医药知识宣讲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中医义诊进社区、急救知识进工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精品社会实践活动,讲好中医药故事,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医、喜欢中医,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练就过硬本领。

  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首先,健全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校内所有部门、所有学院、所有教职员工、所有课程、所有活动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建立健全全员育人相互配合机制、全过程育人有机衔接机制、全方位育人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全员参与、全过程衔接、全方位协同育人,形成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其次,持续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以“大医精诚”为主题,每学期开学第一二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开学第一课”,院系领导、思政骨干、身边榜样全员参与,开展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校(院)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讲清楚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医药的特点,讲清楚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讲清楚中国保护传承中医药事业的历史贡献。通过中医药文化启蒙、形势与政策教育、医德医风教育,让学生更早更快了解中医、喜欢中医,做“铁杆中医”。再次,精心打造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以“仁和精诚”为核心,打造具有鲜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蕴含的“治未病”“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廉洁理念,融入清廉学校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竹园廉洁文化长廊,持续营造崇尚廉洁、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创立“自诚讲堂”等学术文化品牌,举行中医师承拜师仪式,打造岐黄论道、仲景广场等人文景观,开展“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打造精诚学社、手法协会、针灸协会等特色社团,举办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等等,通过这些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的不断浸润,推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咨询热线:0898-08980898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